健康管理服务在高血压的影响
(资料图片)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管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控制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完善健康管理方案作参考。方法选取福建省罗源县碧里卫生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健康管理服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血压控制效果,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在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当中,女性、年龄≥6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有医保占比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6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或以下、无医保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达标患者当中,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合格、健康管理时间≥2年、随访达标占比均明显高于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不合格、健康管理时间<2年和随访不达标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有待提升,认知程度、健康管理服务时间、随访质量以及文化程度等均同血压控制效果间存在密切关联,建议增强服务水平和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需求等,尽早开展规范化健康管理措施,以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影响因素;血压控制效果
高血压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亦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若患者的血压水平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增加残疾、死亡的风险,不仅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可加重社会负担,导致医疗资源严重消耗[1]。2018年修订版本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当中明确指出,我国从2002—2015年,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病症控制率仅在15%左右[2]。我国最初于2009年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活动,至今为止所获得的血压控制效果仍欠佳[3]。目前阶段临床中已有大量研究针对影响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水平、病情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展开探析,发现生活行为习惯、遵医行为等均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4]。本文主要分析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以供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的完善作参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42例;年龄51~72岁,平均(60.43±2.29)岁;≥65岁患者42例,<65岁患者46例;医保情况:医保患者43例,非医保患者45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5例,初中及以上43例;高血压病程:2~5年46例,>5年42例,平均(7.28±0.45)年。纳入标准:(1)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当中,高血压诊断标准涉及的相关内容相符者;(2)病程≥2年者;(3)对于调查表的含义可准确理解,且可以正确填写表格相关内容者;(4)入组前经过3个月及以上治疗,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或近期有精神科相关药物使用者;(2)临床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者;(3)不具备独立书写能力及无法配合调查工作者。1.2方法组织负责本研究调查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使其可以高效的完成问卷调查工作,对高血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医保情况)、患病情况和健康管理情况(病程、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管理年限、随访是否达标)等展开分析。1.3观察指标统计患者的随访达标情况,达标标准为每年接受面对面随访的次数在>4次,随访达标率=随访达标人数/总例数×100%。(1)统计纳入研究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优良率,参考标准:<65岁患者的血压水平于健康管理后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高血压患者经管理以后血压水平<150/90mmHg。血压控制优良率=血压控制达标人数/总例数×100%。(2)分析血压控制达标因素、患病情况和健康管理情况各项目占比情况,以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随访达标率分析本研究当中纳入的88例接受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当中,随访达标例数占69例,随访达标率为78.41%。2.2血压控制优良率分析纳入研究的88例患者中,血压控制效果理想的例数占62例,血压控制优良率为70.45%。2.3血压控制因素分析在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当中,女性、年龄≥6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有医保占比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6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无医保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4血压控制达标患病情况和健康管理情况分析血压控制达标患者当中,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合格、健康管理时间≥2年、随访达标占比均明显高于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不合格、健康管理时间<2年和随访不达标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临床常见病症,其并发症较多,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且可加重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影响社会发展[5]。临床相关研究表明[6],高血压和心脑血管并发症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全民健康同全民小康之间有密切关联,为保障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主张完善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7]。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将其对疾病的重视度、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提升在保障健康管理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达标率为78.41%,血压控制优良率为70.45%。提示实施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随访达标率、病情控制效果等有待提升,病症的健康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研究中,血压水平达标患者当中,女性占比、年龄≥65岁占比更高,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同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分析其原因,女性人群、年龄较高的人群对于自身病情以及健康情况的重视度相对更高,且多数女性无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于病情控制均有重要意义;分析中青年人群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欠佳的原因,可能由于此类人群受工作所累,无法积极参与至健康管理、随访等活动中[9]。提示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当中,医务人员需要将男性患者人群、中青年人群的管理力度和随访力度加强,认真落实此类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以保障其病情控制效果。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定期联合社区等展开高血压筛查活动,并且尽早落实健康管理服务。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有医保占比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学历、无医保占比。提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可能同文化水平、是否有医保等因素有关。分析其原因,文化程度越高者其健康意识越强,医保可以减轻患者疾病治疗所产生的经济压力,避免患者因担心药物费用而出现不遵医嘱用药、自行换药的行为,提高病情的控制效果[10]。针对该类因素,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认识水平,对于未参加医保人员,在保证用药合理性和药物疗效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患者选择经济实惠的药物,以减轻其经济压力和内心顾虑,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在血压控制效果理想的患者当中,参与健康管理活动时间在≥2年患者的占比明显高于<2年的患者占比,提示伴随患者参加规范化健康管理活动时间的延长,其病情的控制效果可逐渐提升。分析其原因,长时间为高血压患者开展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活动,可以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且可帮助患者形成对疾病治疗有益的遵医行为,进而保障血压水平控制效果。
临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对于参与健康管理活动积极性较差者,需要给予鼓励和督促;与此同时,需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健康管理活动[11]。血压控制效果理想患者当中,随访达标占比明显高于随访未达标占比。提示高血压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活动期间,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同随访工作的落实情况之间有密切关联。分析其原因,随访达标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相关医疗活动均具有较高的依从性,随访次数与其获取的健康教育机会、健康行为指导机会成正比,使得其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逐渐规范。因临床医务人员在落实高血压患者随访活动的过程中,可评估患者的相关健康危险因素,同时结合评估结果就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等展开指导,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同时将其对自身病情的关注度提升,促使其可以主动监测血压水平、遵照医嘱用药等[12]。由此可见,临床医务人员需要重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工作,对于随访依从性低下患者,需要分析原因并且落实解决措施,且可联合多种途径(电话随访、微信随访、联合社区医院随访等)落实随访工作,以确保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并给予其及时、有效的健康管理。综上所述,目前阶段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达标率、血压控制优良率仍有待提升,且多种因素均可对血压控制效果产生影响,可通过提高医疗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途径,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并且及时落实健康管理活动,为患者开展高质量的行为指导活动和健康宣教工作,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参与疾病管理、随访活动,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